近十年來陶瓷輥棒輥道窯窯體不斷朝著大型化的方向發展,表現之一是陶瓷輥棒輥道窯的窯長不斷增加,窯長增加使燒成的產量增加,使燒成制度沿窯長方向的變化較平緩,易于控制調節,同時也削弱了外界環境氣候等因素變化對窯爐燒成的影響,有利于提高產品的質量,但窯長的增加明顯地增加一次性投資,80年代初的陶瓷輥棒輥道窯多數長約50-70m,而目前引進的或國產的陶瓷輥棒輥道窯大多長約70-200m;表現之二是窯寬的增加,窯寬的增加,從節能的角度來看則意味著窯爐單位體積的表面積減小,也就是單位產量的窯爐外表面散熱減少,從投資的角度來看則表明單位產量窯爐的一次性投資減小,80年代初國產陶瓷輥棒輥道窯一般有效內寬小于1.2m,而目前陶瓷輥棒輥道窯的有效內寬普遍在1.5-2.8 m,一些已超過3m,當然窯寬的增加提高了對燃燒系統、陶瓷輥棒、傳動系統等方面的要求,特別是對陶瓷輥棒的要求,目前國內佛山陶瓷研究所研制的陶瓷輥棒較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;表現之三是多層陶瓷輥棒輥道窯的增加,主要是雙層陶瓷輥棒輥道窯,多層陶瓷輥棒輥道窯節省面積,產量大,可減低單位制品熱耗,但多層陶瓷輥棒輥道窯結構復雜,部分結構材料性能要求高,各層之間的相互牽扯影響干擾較多。www.hycfgg.com
|